疫情中前進的華人教會系列之2 德國

GOOD TV新聞中心台北德國連線報導

 

德國人口8,142萬,基督徒占55%,GDP全球第四,1989年柏林圍牆拆毀、兩德統一後,華人大量湧入德國求學、開餐館,甚至以結婚、難民身分進入德國,5個差傳機構及教會看見向留學生、學者宣教的使命,包括德華福音友會、宣道會、中華福音使命團、台灣召會及歐洲校園福音協會,透過查經班、團契關懷牧養留學生,逐步建立20間教會,近70個聚會點,雖然德國近年飽受疫情、水災的衝擊,華人教會仍努力尋求突破,繼續往前行。

圖一:疫情中前進的華人教會–德國

第四波疫情在德國


入冬以後,德國疫情轉趨嚴峻,確診644萬、死亡10.5萬人,且每天確診數、死亡數不斷增加,第四波疫情的衝擊,讓原本是傳福音最佳節期的十二月聖誕節,街道百貨公司五彩繽紛、亮晶晶的聖誕燈飾依舊閃亮,但每個人心裡蒙上一層陰影,衝擊德國的華人教會的牧養及傳福音。

迎接即將到來的聖誕節,中華福音使命團宣教士洪立民牧師說,疫情嚴峻,不管是線上或線下的實體聚會仍在籌備中,因為防疫限制不能太多人聚集,必須維持社交距離,詩班獻詩很難安排。另外,受疫情影響,不少城市的聖誕市場也取消了。

圖二:第18屆德國福音造就營,改採線上舉辦。

「線上聚會雖然方便,但牧養關懷不易。」洪立民牧師說,他鼓勵教會儘量小組化,方便關懷弟兄姊妹,任何時間分享代禱關懷。另外,受疫情影響,醫院禁止閒雜人等進出,探訪病人不容易,而且也無法舉辦大型活動、聚集,限制了福音的外展。

圖三:科隆渴恩華人基督教會何世輝牧師

面對疫情下的聖誕月,科隆渴恩華人基督教會何世暉牧師說,他所在的城市還維持有聖誕市場,從11月最後一個禮拜感恩節開始傳講聖誕信息。他所在的城市三年前開放投資移民,來了5、60個華人家庭,但受疫情影響,無法上德文課,但又必須取得德文認證,所以他就自告奮勇為這些華人,每週四小時上德文課程,其他地區華人若有學德文的需要,也可以加入。網路學習不僅跨越空間、地區,弟兄姊妹聚在一起學德文、交朋友,也是接觸福音的機會,特別是他在課程最後15分鐘讀聖經經文及解經,還有人因此決志信主。

圖三:德國慕尼黑華人教會趙偉文牧師

慕尼黑華人基督教會趙偉文牧師說,他們教會在聖誕節前四個禮拜就進入待降節期,聖誕節活動會採線上線下同步進行,除了一般敬拜、見證、聖餐外,還多了洗禮。

對於疫情衝擊教會實體聚會回不去了,趙偉文牧師認為,面對世界的變遷,教會想清楚位分是傳遞上帝的話語,帶人認識上帝。弟兄姊妹聚集受疫情影響,就趁疫情鬆緩,教會趕快辦活動、主日學,不管是在教堂或草地上均可。至於信息的傳遞影響不大,透過網路,仍然可以每週傳遞上帝的話語。

即使在疫情中,教會依舊要很踏實地牧養弟兄姊妹,在牧養上得勝。趙偉文牧師認為,教會傳道人應教導弟兄姊妹,即使不斷變動的環境,依舊要穩定過生活,該敬拜就敬拜,該查經就查經,該團契就團契,該打疫苗就打疫苗,倚靠內心不能震動的國,過正常的生活。

德國華人在當地華人角色

對於華人教會在德國華人社區所扮演的角色,洪立民牧師說,教會應該是個家,成為福音的燈塔,指引面臨人生黑暗艱難的人回家的路,用神的愛幫助他們。以他的教會牧區來講,20多年來,已帶領超過1,000人決志,600人受洗,8成的信徒回到中國大陸,發揮很大的影響力。

圖四:中華福音使命團宣教士洪立民牧師

隨著中國大陸留德學生激增,科隆渴恩華人基督教會何世暉牧師說,他1987年來德國,華人教會或團契,以台灣、香港及華僑佔絕大多數,中國大陸是少數,但從1989年開始,中國大陸華人湧入,造成華人社區的生態丕變,連原本教注意符號繁體字的中文學校,改由羅馬拚音的簡體字取代。因他在讀神學之前曾在餐館打工,還為無一技之長華人難民,開跑堂訓練班培養他們到餐廳的謀生能力。.

 

「教會要成為別是巴,成為家。」慕尼黑華人基督教會趙偉文牧師說,他們教會的異象,如同創世記二十一章,夏甲帶著兒子以實瑪利出走,在別是巴遇到上帝,神不僅讓母子找到水源不致渴死,而且祝福以實瑪利的後裔要成為大國。教會弟兄姊妹可以聆聽上帝的聲音,指引人生的方向,重新得力,繼續往前行。

 

 

 

 

 

 

 

 

 

 

 

 

(378)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