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理蓮為樂生帶來希望 讓漢生病患重拾生命亮光

GOODTV新聞台北採訪報導

孫理蓮,1901年1月29日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是加拿大長老會差派的宣教士孫雅各之妻。兩人結婚後於1927年首次來到戰後滿目瘡痍的台灣。1940年時,因日軍佔據台灣,被迫返美。但五年後,再次來到台灣繼續宣教的工作。而她,不甘只是宣教士的妻子,而是當一個宣教的妻子,從拿起手風琴街頭佈道的那一刻起,就此展開她在台灣長達半世紀的奉獻,幫助了近百萬人,因此又被稱為“山地之母”、“盲胞之母”、“孤兒之母”和“痳瘋病人之母”等等的美名。

孫理蓮的“哪裡有需要,就去那裡”的理念,帶領她幫助很多當時被社會所排斥的族群,其中一個就是痳瘋病人。痲瘋病是漢生病的舊稱,現在因醫學發達,如今漢生病得根治。但在過去染病者會有失明、耳聾、鼻樑塌陷以及四肢潰爛等症狀,病人面容改變、行動困難,在當時漢生病可謂是人人聞之喪膽,在歷史上常受到社會嚴重的歧視與排斥。今天就讓我們來回顧孫理蓮“愛在漢生”的故事

1949年的台灣,在醫療與民生資源極度匱乏,在樂生院所收容的漢生病患處於與世隔絕,無人理會的絕境,這讓院民身心飽受煎熬,每週就有三人自殺的常態下,當時擔任聖望教會義務傳道蔡信生前來求助於孫理蓮。而面對病患自殺、被社會所遺棄的悲哀,驅使她粉不顧身也要全力幫助這群被邊緣化的不幸之人。

孫理蓮從最初每週一次的佈道會,將基督的福音先傳給樂生院病患之外,由於其也急需醫療的協助,特別是住在『天堂之門病房』的重症病患。在她的號召之下,當時在馬偕醫院服務的宣教士白信德醫師,「埔里阿公」徐賓諾、「台灣小兒麻痺症之父」畢嘉士,以及路德會女宣教士杜愛明 ,來到樂生院一同服事病患。

此外,孫理蓮頻繁地寫信向海外募集經費,來補足民生物資的匱乏,以及募款興建聖望教會,來安慰病患心靈上的需要。為了讓痊癒的漢生病患重返社會,設置「職業治療室」,透過木工與裁縫培訓一技之長,可以與外面的世界重新接軌。此外,為了能夠照顧病患的孩子們,特別設立「安樂之家」與「慈愛之家」。

上帝透過孫理蓮,帶給漢生病患生存的動力與恢復做人的尊嚴,為他們所處黑暗之境點亮希望之光。而她於1952年成立的芥菜種會,如今也更專心致力於弱勢貧童的認養、兒少的安置和原住民服務,期許以實際的行動,繼續跟隨孫師母一生美好的腳蹤

(79)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