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宣教的新主流 非洲職業學校

好消息國度新聞 2017/9/21記者劉艾蕾台北報導

 

2014年第一所由華人教會主導的非洲職業學校成立

(圖1/王亞辰牧師提供)

 

一位自認英語不好的華人牧師,怎麼會誤打誤撞,在非洲西部多哥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Togolaise),和當地人一起開辦一間職業訓練學校,為跨文化宣教建立了一個新視野?

矽谷生命河靈糧堂的王亞辰牧師,有機會在今年來台期間接受好消息國度新聞網採訪,分享他在非洲開辦職業訓練學校(Africa Career Training School,簡稱ACTS)的成果。ACTS自2014年開辦至今三年,培訓超過200名學員,其中有67位透過學校找到工作或成功轉換職業跑道。(圖1)

多哥教育缺乏 年輕人缺乏夢想

王亞辰回憶,剛到多哥時,街上站滿了無所事事的年輕人,水電及各種基礎建設落後。當地文化極度權威、壓抑,年輕人沒有發表意見的空間,逐漸也影響他們主動思考能力。

王亞辰形容,青年特會上看見來參加的一、兩百位年輕人都「沒有表情」,像是沒有未來。當分堂的Matthias牧師告訴王亞辰,希望未來非洲教會可以自給自足時,上帝透過聖靈感動王亞辰大喊阿門,也展開王亞辰在非洲的人生新篇章。

多哥人對教育極為渴望,他們能夠為了學習簡單的英文及基礎電腦,賣房子賣土地到鄰國去學習,為了教育付出極高的代價。「多哥缺乏一個平台,把會英文、電腦或駕照的人才,與想學習的人結合起來」。(圖2)

因為多哥青年特會邀請,王亞辰(左四)在此開啟人生新頁。

(圖2/王亞辰牧師提供)

 

因為這樣的看見,王亞辰和多哥分堂的幾位非洲同工著手職業學校的創設。過程中,核心同工一個個離開,甚至連提出夢想的Matthias牧師也被調離多哥,讓王亞辰灰心不已。「這件事是為了誰而做?」當上帝問了這個問題,王亞辰重新對焦上帝,「我不只在回應一個非洲牧師夢想的邀請,這也是神在對我發出的邀請。」

奇妙的安排接續而來,原先離開的核心同工又一個個回來,ACTS終於正式創立。

工作、信仰一齊造就

他們先訓練當地人架設太陽能設施,有了電及電燈後,當地村民歡欣跳舞、流淚感謝上帝,也振奮了ACTS同工。(圖3)

架設電燈成功,當地人為此歡欣鼓舞。(圖3/王亞辰牧師提供)

 

學校陸續開設基礎電腦、軟體設計及多媒體課程,幫助非洲朋友學會打字、上網及進行多媒體運用及設計,增加當地人生活技能,在工作尋找上有了出路,生命有了希望及未來。(圖4、5)

多哥人對基礎電腦操作需求若渴

(圖4/王亞辰牧師提供)

 

學校訓練出的攝影人材,是多哥公認最專業的團隊

(圖5/王亞辰牧師提供)

 

例如一名計程車司機學員(在非洲計程車是指兩輪摩托車),來學校學平面設計課程,從起初接手零星個案,到轉換事業跑道,家庭經濟收入因此增加;還有一位五十歲的媽媽裁縫師,接受網站教學課程後,會利用網咖上網,查詢國外流行剪裁及款式,在事業經營上更有起色。(圖6)

這名計程車司機,在職業學校上課後成功轉換職業跑道

(圖6/王亞辰牧師提供)

 

王亞辰說,在職訓課程以外,學校教師都是生命成熟的基督徒,他們用生命陪伴生命,除了授課外,也傳遞上帝的愛與關懷,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改變,「甚至有回教及巫毒教徒進而受洗,歸入主的名下」。

跨文化宣教精神 站在當地人角度提供需求

不過因為非洲當地文化不同,教會在營運學校初期也遇上種種困難。當地人對時間觀念並不準確,做事散漫,需要的報告及數據經常難產,王亞辰必須來回在教會及學校間溝通協調,心神極為耗費。

「既然我們在非洲,就要站在當地人的文化、角度去設想他們的需求,他們對事情的想法是什麼」。王亞辰說,他花了很多年的時間,常常還是發現自己不懂他們,這時上帝更提醒他要多傾聽,避免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對方身上。

跨文化宣教的精神正是如此。王亞辰呼籲想到海外宣教的弟兄姐妹,尤其是各專業領域的人才,一起響應海外宣教事工,「牧師和宣教士只是領隊」,專業人士可以幫助當地各樣工作,當這些被幫助的人起來,在當地職場佔有重要角色,當地的復興翻轉指日可待。

 

 

 

 

 

(992)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