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宰文化復振搖籃 愛蘭教會世代傳頌主恩

高掛的古銅鐘,從1871年開始就見證了南投埔里愛蘭教會,如何一路乘載族群歷史的重量。

母語吟唱聖詩,歌聲裡帶著對上帝深厚的敬虔,採訪當天正好適逢主日學教育主日,台上由孩童擔任司會,整場禮拜莊嚴和熱情自然地交揉,展現了小鎮教堂百餘年來愛蘭台地巴宰族和基督信仰的生命共同體。

提到巴宰與教會的關係,百年前巴宰族因社會變遷因素而移居到今天烏牛欄,也就是光復後用族語音譯的愛蘭,1870年潘開山武干頭目因為打獵槍傷,前往台南尋求馬雅各醫師醫治,不但痊癒也因此信主,還將信仰傳回聚落。

開山武干感念教會,便蓋了一間茅草屋當作禮拜堂,甚至帶領全族信耶穌,隨後受到台南教會資助,建立了埔里第一座烏牛欄禮拜堂,也就是愛蘭教會,接下來又設立牛眠山、大湳禮拜堂,基督信仰於是在埔里奠基。

教會跟族群文化密不可分的關聯,讓族人增加了凝聚力,早期在巴宰文化協會成立前,教會更成為文化復振的重要橋梁,就連傳統的牽田走鏢活動,教會長老的參與都象徵重要意義。

來到巴宰原鄉,世外桃源的美麗生態,這裡是深耕20年的文化復振基地,潘英雄、潘英傑家園的後山就是過去傳統的獵場,兄弟倆投入每一草一木的植栽,山林中不但處處標示巴宰語告示牌,也展現部落前輩的生活智慧,每個小地方的巧心都看得見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這裡的每一件收藏都默默在說話,讓訪客們用心認識巴宰族群,至於愛蘭地區巴宰耆老的逐漸凋零,現階段的文化傳承正在與時間賽跑,然而,巴宰族人仍固定團契聚會、用族語唱詩敬拜,教會成了延續族群文化記憶最好的家。

上帝奇妙的時機,在150年前讓巴宰族人進入祂的救恩,而愛蘭教會超過150年,世世代代所傳承的信仰,更是愛蘭人的精神支柱,同時,教會與族人的情感交流,更使得巴宰族的族群認同意識隨著信仰更加深、加廣。縱然在文化復振的路上有荊棘,但愛蘭台地上的歷史定位,已經如路旁的玫瑰正為愛蘭教會盛開。

(28)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