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TV新聞中心台北採訪報導

 

浸信會聯會、美南浸信會差會、浸信會神學院從2018年1月共同推動「浸會+100」宣教策略,要在10年拓植100間新教會,向大專學生傳福音,並差派跨文化宣教的華人宣教士。過去4年,已拓植23間新教會,差派兩批華人宣教士到國外宣教,浸聯會主席黃烱榕牧師說:「因著浸會+100的宣教植堂策略,浸信會氣象一新!」

 

 

浸聯會新舊主席交接,黃烱榕牧師(右下三)由粘碧鳳牧師(右下四)接任浸聯會主席,兩人與同工合影。浸聯會提供

 

浸聯會提供

 

浸聯會主席黃烱榕牧師

 

浸會+100就是拓荒植堂

「在這個全新的局面,不管是浸神、差會、聯會都是新的開始,看見上帝在台灣浸信會做新事。」黃烱榕牧師說,他最近參加一次聚會,發現浸信會不一樣了,第一個是浸神不一樣了,今年8月蔡瑞益院長退休,由譚國才院長接任,新一代的創意進來,新一代的活力進來,浸神有了新的氣象。他也看到差會不一樣了,過去宣教士年紀比較長,但最近幾位從中國大陸來的宣教士,中文講得很好,年紀很輕,才四十幾歲,這兩年已差派兩批宣教士到國外去,讓他刮目相看。

 

說起「浸會+100」異象的源由,浸聯會總幹事晏子年牧師說,浸會+100宣教策略是2018年1月在浸神所召開的浸會復興研討會達成的共識,但前面有將近2年的預備時間,浸神蔡瑞益院長每月召聚浸聯會、差會牧者交通、代禱,讓彼此關係更深化。今年最後一季更加入校友會,三股弓合成的力量變成四股繩子的力量,盼望透過散居世界各地的神學生、畢業生及校友們,協助浸會資產活化、事工推展、資訊蒐集,一起禱告尋求上帝的心意,在靈裡建立很好的關係,再談事工。

 

「浸會在一個整體當中運作!」晏子年牧師說,不管是浸神、差會或聯會推出什麼樣的計劃、差傳訓練都一起合作,資源互通有無。譬如有一間母會在新北市的教會,到中部建立佈道所,雖然跟地區牧者同工會沒直接關係,但大家出手協助,度過開拓教會最艱困的前兩年,漸入佳境,凸顯教會資源共享、彼此幫補的重要性。

 

展望浸會+100的策略,晏子年牧師說,因著聖靈動工,宣教植堂腳步會越來越快,目前已建立23間新教會。特別是68屆會員大會的主題「活出命定,進入豐收」,浸會就是全心活出神所命定的樣式,全力進入福音豐收的季節,鼓勵教會事工跟福音連結,持續用諸般智慧拓荒植堂,差派跨文化的華人宣教士,。

 

「浸會+100關鍵就是植堂!」譚國才院長評論說,浸會從一開始在台灣開拓教會就看重佈道,前面10年快速植堂,中間有一段時間植堂腳步受挫,慢了下來,浸會+100關鍵就是植堂。帶動浸會教會有了宣教植堂的信念,如果可能也要去植堂,因為是運動,不可能只是一間教會。到了2028年若增加一百間教會,等於浸會教會增加了百分之五十,這是很大的增長。這個運動跟之前的差別在於,帶動浸會每間教會如果可以植堂,就拓植教會的動能,這個從上帝來的異象,帶領浸信會以植堂為目標,實踐大使命,建立起一間一間實質的教會,對浸信會是很大的突破,對台灣教會也是很大的突破。

 

浸聯會總幹事晏子年牧師受訪

 

疫情的衝擊

疫情的衝擊其實是末世的常態,黃烱榕牧師說,有一句話說,「這是最黑暗世代也是最光明的世代,這是危機也是轉機。」浸會教會要起來,不只經營傳統聚會,也要經營線上教會,套句蕭祥修牧師(台中旌旗教會主任牧師)所說的話:「有十四億華人正在線上等候我們牧養。」這帶給華人教會極大的機會,譬如最夯的「元宇宙」話題,也可以尋求建立元宇宙教會的可能性。

 

過去兩年疫情對教會的衝擊,晏子年牧師說,逼得教會不管是聚會型態、人數及財務都得配合大環境重新思考,很多難題不禱告真的沒辦法了,傳道人更多來到上帝面前禱告,尋求上帝所賜的啟示與策略。疫情的衝擊主要是來自世界各地浸會求助的訊息,用金錢及物資援助國外浸會,台灣教會雖暫停不少事工,仍透過線上為教會復興禱告,教會增長、小組福音工作不受影響,仍如火如荼進行。

 

「大使命在心中,路是走出來,遇到困難就想辦法。」譚國才院長認為健康教會遇到疫情總會找到出路,法令規定我們不能實體聚會,大部分教會轉成線上聚會,可喜的是弟兄姊妹線上聚會功力及操作熟悉度大幅提升。環境也逼得教會運用線上聚會,可喜的是,小組查經、聚會及禱告會實體加上線上,效果比以前還要強,人數還更多。「大使命在心中,聖靈在推動」,疫情不會限制我們的外展。

 

浸會+100策略最主要就是植堂,疫情緩和,教會植堂還是可以進入社區接觸人,不管實體或線上,只要朝著浸會+100目標奔跑,一定是個豐收的季節。上帝給我們的命定是完成大使命,教會的存在就是實踐大使命,主耶穌應許祂必與我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當我們實踐命定,豐收也是必然的。

 

浸神譚國才院長受訪

 

把復興禱告小組帶進浸會

禱告太重要了,禱告是教會復興的關鍵,黃烱榕牧師說,平鎮浸信會可以在一個偏僻的客家村如此興旺,最大關鍵在於30年的晨禱。平鎮浸信會每週二到星期天都有晨禱,現在仍有五十位弟兄姊妹守住祭壇。未來他也會把晨禱推到浸信會250間教會,鼓勵還沒有晨禱的教會開始晨禱。

 

感謝楊道諾牧師、楊寧亞牧師大力推動RPG復興禱告小組運動,桃園盟就建立起70多組牧者RPG,黃烱榕牧師說,他來到桃園三十多年,從來沒看過傳道人感情如此融洽,大家在禱告裡面互相支援、互相成全,感謝RPG使我們關係更加緊密。受疫情影響,雖然桃基盟好幾個月沒聚會,但牧者之間關係卻因RPG仍連結在一起。平鎮浸信會也靠著500多組RPG,教會運作不受疫情任何影響。

 

黃烱榕牧師說,他打算把RPG推展到浸會傳道人,只是目前還不知道該怎麼做,浸聯會他只拉了一組RPG,跟浸聯會副主席、國內部長及總幹事,上任後就開始RPG。求上帝帶領他,未來要怎麼做。他也拜託楊寧亞牧師,等楊道諾牧師來台灣訪問時,特別安排一天給浸聯會,讓浸會傳道人一起接受RPG的洗禮。

 

晏子年牧師認為黃烱榕牧師長期推動先關係後事工的牧養哲學,激動了我們的心,牧者之間先禱告建立關係,再事工是很好的方式,避免太多事工,反倒使牧者之間的連結關係慢慢散掉。

 

「黃烱榕牧師在桃園推動牧者RPG很有果效,代表牧者RPG是可行的。」譚國才院長說,不管叫什麼名字,禱告是好的,多禱告就多有能力,對於在浸會推動RPG小組他樂觀其成。他現在也跟幾間神學院院長RPG,包括靈糧神學院謝宏忠院長,很得幫助,先團契再事工,先有屬靈生命,聖靈在那裡流動,當我們愛主,也彼此相愛,祂就會給我們使命,事工就會出來,對我們浸會屬靈體質絕對有幫助。

 

譚國才牧師(右)由蔡瑞益牧師(左)手中,接任浸信會神學院院長。浸神提供

 

今年邁入70週年的浸信會神學院軟硬體需要進一步要新。

 

延續浸神「基督至上」的精神

「基督至上的精神是我們的院訓。」譚國才院長說,當年他還是神學生時,要負責打掃校園,每年有不同的打掃區域,有一年打掃廁所,有一年打掃理培堂,每週就用銅油把理培堂內「基督至上」四個銅質大字擦得亮晶晶,也把「基督至上」烙印在他心中。

 

在預備接任浸神院長之前,農曆初一的早上,他到理培堂禱告尋求祂對浸神的心意,上帝給他的經文是以賽亞書二章二節,「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因著浸神在山坡上,他心中的感動就是浸神要高舉基督,不管世界政局如何轉變,我們要從生活,信念、宣講要相信基督至上,同時活出來,基督是榮美的上帝,也會吸引真正跟隨基督的人來到浸神,接受裝備造就,成為事奉上帝的僕人。

 

嶺頭是浸信會另一座山,黃祈翰牧師大力恢復嶺頭山莊過去的榮美,譚院長說,他年輕時候在嶺頭山莊的營會得到很多幫助,也在嶺頭山莊認識他太太,也第一次見到了蔡瑞益牧師。黃祈翰牧師的感動是嶺頭山莊也是一座聖山,也要高舉基督,台北市北邊有嶺頭山莊,南邊信義區有浸神,願這兩座山都是高舉基督地方。2022年也是浸神70週年,不僅要跟同樣也是70週年的嶺頭山莊合辦回顧展,而且盼望藉著70週年慶把神學院使命傳遞給教會,同時著手更新校園硬體,建立多媒體教室,不斷培養師資,相信主自己會吸引萬民歸向祂。

 

嶺頭山莊舊房舍翻新,成藝文中心。平鎮浸信會提供

 

嶺頭山莊跨年晚會啟用受浸池,為大人小孩施洗。平鎮浸信會提供

 

嶺頭山莊看夕陽是百萬美景。

 

代禱事項

需要眾教會弟兄姊妹代禱的是,黃烱榕牧師說,最重要是求神保守他的心,因為他身兼數職,不僅要牧養教會,還要擔任桃基盟主席,現在又接浸聯會主席,還要關心嶺頭山莊,求主讓他有安息,每天在基督裡面做決定、說話行事,做一個討神喜悅的人,做一個對的人,不管在任何時候做一個良善的人。

 

對於浸聯會需要代禱的部分,晏子年牧師說,「求主保守同心合意興旺福音的心志不變。」因著持續禱告會帶來教會復興,靈神朱柬牧師近期一篇「從RPG(復興禱告小組) 到LTG(生命轉化小組) 到CPM(教會植堂運動)」中教導我們:以RPG為基礎來推動CPM,可以打下深厚的禱告根基,把「禱告」的基因深植在CPM的DNA裡面。另外,美南差會趙宏恩牧師在「指南針–健康倍增式植堂訓練」裡也一再提醒「三開」禱告的福音動力:求上帝開福音真道的門、開信徒傳道的口、開友人慕道的心。信徒一起來傳道,向社區朋友、同學傳福音。

 

至於浸會+100的拓荒植堂策略,晏子年牧師盼望弟兄姊妹代禱鼓勵帶職或全職投入各式各樣的拓荒植堂,不管是早午餐老闆,或是代課老師,點燃弟兄姊妹宣教植堂的熱情。鼓勵下一代有顆願意的心,接受跨文化宣教的造就訓練。

 

對於需要為浸神代禱事項,譚國才院長說,浸信會神學院已有70年歷史,不管是硬體及師資都需要很多經費更新,從人角度來看是又大又難的事,盼望未來更新後的硬體能合主所用,提供更好的教學環境,以及居住品質,高舉基督至上的精神,更多傳揚神的道。神學院最寶貴的資產是師資,浸會老師的特色,不僅有扎實的神學專業素養,且有牧會經驗,了解教會現場。如今浸神老師也到了需要更新交棒的時候,需要眾教會代禱,浸神能準確走在上帝的道路上,大幅度更新軟硬體,找到合適的老師,栽培新世代的傳道人,與教會共存共榮,興旺福音。

 

 

 

 

 

 

(288)

浸會+100 新年目標從關係連結開始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