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TV 新聞中心 2020/9/8報導

 

 

9月5日在美國太平洋時間上午8點,由豐收福傳運動和國際轉化網絡的創始人Ed Silvoso牧師所發起的「Ekklesia Everywhere」線上會議,包括Bill Johnson、Mike Bickle、Rick Joyner、James Goll、Chuck Pierce,Bill Hamon等美國教會屬靈領袖都參與了這次的線上會議。大家對疫情下的美國社會及教會發展有共同看見,認為以往常見的大型聚會要回到微型教會,回到聖經新約中初代教會形式。

2020年初全球就陸續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陰影下,強制性的隔離政策,社交活動的停止等,帶給全球性的大震動,而震動也影響到基督徒習以為常的教會生活,但殊不知這卻是神對教會形式的大震動。在馬太福音十八章20節中主耶穌教導「因為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因此這次線上會議目標,希望能夠推動在100萬個家庭當中建立「Ekklesia」。

Ed Silvoso強調,我們就是「Ekklesia」。他說神特別啟示他,接下來的90天至關重要,要改變各國的屬靈氛圍,因為全世界即將被撼動,被連根拔起,國家土地的定義也將重新被定義。所以基督徒要意識到自己就是主耶穌基督的教會,要歡迎耶穌的同在,讓祂不僅進入我們的生活,還有我們的家。疫情時期,正好許多地方關閉或封鎖,也正是迎接耶穌進入個人的家的時候。

 

豐收福傳運動/國際轉化網絡創始人 Ed Silvoso

基甸精兵 轉化世界的力量

「這是主所做的,就是要強迫我們學習權柄就存在於兩、三個人之中。當兩、三個人奉主的名聚集時,教會的權柄就在其中。」伯特利教會主任牧師Bill Johnson這麼認為,他說非常享受大型聚會與神的家人一同敬拜,但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大型聚會都被禁止,迫使基督徒改為小組形式,就是與家人、丈夫、妻子、孩子在一起。

而微型教會讓他想起300位基甸勇士,士兵人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神可以將僅有的少數變成精兵。Bill Johnson提到這次線上會議給我們有機會正式地學習「Ekklesia」的概念,裝備自己成為主的真器皿。

美國伯特利教會主任牧師 Bill Johnson

我們是聖靈的殿與器皿

IHOP國際禱告殿主任牧師Mike Bickle在會議中強調,現在正是「Kairos moment(關鍵時刻)!」因此這場線上會議極具意義,有許多領導者,為神服事了20年、30年…甚至50年,他們來自不同國家,都訴說著同樣的信息,就是「Ekklesia」。

他說:「我們的身體就是聖靈的殿。我們太習慣在星期天去教會,可以理解這是基督徒的傳統。但是當我們離開教會,無論是在家裡、學校、法庭、軍隊裡、職場上,我們仍舊要如同教會一樣運作著。而且神正在建立家庭祭壇,使教會愈來愈興旺,讓家庭成為聖靈的器皿。」

Mike Bickle也提到耶穌在拔摩島向使徒約翰顯現祂復活的榮耀後,第一個訓勉的教會就是在亞細亞,充滿光榮復興的以弗所教會,「我知道你的行為、勞碌、忍耐,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惡人。你也曾試驗那自稱為使徒卻不是使徒的,看出他們是假的來。你也能忍耐,曾為我的名勞苦,並不乏倦。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啟二2-4)

對於這個歷史性的線上會議,Mike Bickle分享,正看見神在設立第一個誡命,就是要「先愛主」。他以約翰福音十七章26節禱告,願父神愛我們的愛,可以透過我們的生命分享給其他人,也願我們成為日夜敬拜禱告的殿,成為無所不在的教會。

IHOP國際禱告殿主任牧師 Mike Bickle

從神啟示的異象 詮釋Ekklesia

與會的教會領袖不斷強調「Ekklesia」的重要性,《Prayer Storm》(禱告風暴)的導演、Encounters Network的聯合創始人James Goll ,以先知預言的方式,即神向他啟示的異象來分享見解。「Ekklesia為微型氣流,建造微型教會。」James Goll這麼形容。他描述自己所見的異象說:「在異象中我看到3個男士一起坐在平台上,忽然有風從天上直吹而下,正好就吹在這3個男士身上。他們正一同坐在平台的椅子上,而這風把他們從椅子上吹起來,他們離開椅子站立起來。而這風就是微型氣流,直接吹在他們身上,使他們站立起來,而這風就好像直吹在他們身上,又從他們吹到神的百姓身上,如同吹到基督的身體,吹向世界各地。」他說,這非常重要,需要了解。天國把這個微型氣流差派下來,改變了風的方向,風吹在3位男士身上,又從他們那裡吹出去。我們要了解其重要性,當他們站在一起,並與聖靈所做的對齊一致時,開始產生力量及能量,從他們吹向眾民,這是全新的使徒性運動。

James Goll說,他所領受的這異象中3位男士,正是他所認識的韓裔美籍牧師祈安、中間是Ed Silvoso,另一邊站著Bill Johnson。他們不只是象徵性的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中的關係,如同線上會議關鍵主題「兩、三個人同心聚集在一起」,當我們願意成為那三股繩子之一時,可以讓神從祂的寶座創造出一股能力的流,以至於我們可以去領受微型氣流,建造微型教會的恩膏。

最後他也宣告這股風¬¬—聖靈的恩膏大能,將要吹向「家庭」,家庭教會將成為「Ekklesia」運動的開始,職場、教育、政府機關也都能看到「Ekklesia」。「這是我從未見過的異象,看到聖靈的風在吹拂,孕育微型教會的運動。」James Goll說。

Encounters Network聯合創始人 James Goll

神如天棚 遮蓋Ekklesia

與會的戴冕恩(David Demian)牧師對於這場聚會感到相當興奮,因為這正應證了神所給他看見的異象,神正在全球建立「Ekklesia」。

戴冕恩說:「我在異象中看見神把我的靈提起,並俯瞰著一個國家,我看到了一個巨大且美麗的天棚,我知道這是上帝的天棚。神對我的靈說:『David,靠過來,我要顯給你看。』於是我向這個國家的天棚靠近,發現這個天棚,是由許多的雨傘組成。原來這個國家的天棚,是由許多的小傘在天棚的邊緣重疊而成。我問主說「這是什麼?」祂說「這些小傘代表著各省或各州。」

然後,神要我再靠近,祂要顯給我看,我看到那代表各州的天棚,由小天棚或小雨傘在邊緣重疊形成,神說「這些就是城市的天棚」。我向神再次讚嘆它的美麗!

神要我靠近並顯明給我看,我看見代表城市的天棚,由各個家庭的小雨傘或企業的小雨傘組成。神說「假使少了一個,天棚就會出現一個破洞,這破洞會出現在各州,或各城市的天棚,也會出現在各國家的天棚。」

戴冕恩說,聖靈正在成就合一的工作,而這是世界無法理解的。當神的同在降臨,祂釋放能力,使一人可以打敗千人,兩人可以擊垮萬人。他也提到在受到宗教迫害的國家,因為逼迫的環境使他們建立了許多的「Ekklesia」,在職場、在家庭之中,因此他鼓勵在宗教自由國家的基督徒,要一起透過「Ekklesia」建立小傘棚,在靈裡一同扶助彼此。

最後,戴冕恩分享耶利米書卅二章39節「我要使他們彼此同心同道,好叫他們永遠敬畏我,使他們和他們後世的子孫得福樂。」這就是唯有聖靈才能夠成就的工作,就是把合一的靈與神的愛放在我們的心中。

回家運動創始人 戴冕恩牧師

啟動100萬個家庭作為Ekklesia

這場長達150分鐘的「Ekklesia Everywhere」線上會議,發起人Ed Silvoso也提及 9月25日要啟動100萬個家庭作為「Ekklesia」,並在猶太節期的贖罪日同步在美國及其他國家,開始為期40天的禱告,求神祝福全球,改變屬靈的氛圍,也為美國人民在總統大選中,公義地做出選擇。

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反而促使基督徒打開屬靈的耳朵,聆聽上帝說話的聲音。這場線上會議,眾多牧者歷史性的聚集和分享,也印證了上帝所要行的大事:「因為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十八20)我們將在下篇整理牧者分享聖靈在各地所成就的工作。

 

編按:

「Ekklesia」在聖經中出現118次,意即古代雅典的人民會議,希臘原文是由「ek」(out;出來)和「kaleo」(call;召喚)組合而成,按字面就是一群「被呼召出來的群體」,也就是希臘的人民議會。

現在聖經將「Ekklesia」翻譯成為「Church」(教會),係因宗教改革運動時,丁道爾(英文聖經之父)將「Ekklesia」一絲不苟的準確翻譯成「聚集」,隨後的版本如General Bible、主教聖經(Bishops’Bible)、日內瓦聖經(Geneva Bible)也相同,因為取材自丁道爾版本。後因詹姆士王(King James),英國自建聖公會的系統,不受天主教的管制,並且修定聖經版本,其中一項指令就是禁止將「Ekklesia」翻譯成「聚集」,因為這樣的系統與聖公會主教式的管制模式相違,他規定採用另一詞作翻譯,那就是「Church」(教會),意思是「屬於主的」,而在當時的理解,就是有神職人員的教堂,因為帶著「英王」的名號出版,加上大英帝國的幅員廣闊,造就了成為英語世界裡最常用的版本,也深深影響了其他語言的聖經翻譯,所以中文聖經將「Ekklesia」翻成「教會」。(以上摘錄國度使徒中心網絡「邁向使徒性國家」一文。)

 

 

 

 

 

(951)

歷史性全球教會領袖聚集-聖靈澆灌的末日教會Ekklesia線上會議

[pt_view id=cc58b1272b]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