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讓萬事為改教效力 三件事開啟改教條件

好消息國度新聞2017/8/8歐華神學院助理教授 鄭路加特稿

 

十四世紀,威克里夫和胡司的教導其實已經具有唯獨聖經、唯獨信心的內涵。為什麼改教的火焰沒有在威克里夫和胡司的時代點燃呢? 因為路德時代具備了改教的關鍵條件……

 

馬丁路德於1521年站上「沃爾姆斯帝國會議」後,就在歐洲大陸掀起了宗教改革的風潮。(圖片來源:http://www.dw.com/zh/閒話德國德國人怎麼了/a-18998575)

引言─帝國會議與抗議行動

神聖羅馬帝國,是一個皇帝無實權,組織龐大而鬆散,皇帝之下的諸侯(Vassals)、主教區(Dioceses)、武士團體(Knights)及自治城市(Free Cities)各自為政,以「帝國會議(Diet)」這個公會來共同輔助皇帝;事實上,「帝國會議」卻淪為各方爭取特權的場所。

其實帝國會議與改教關係密切,首先是馬丁路德於1521年站上「沃爾姆斯帝國會議」,和皇帝卡爾五世以及教廷答辯以後,就在歐洲大陸掀起了一股宗教改革的風潮; 1529年帝國會議於施派爾(Speyer)舉行,奠定了抗議宗教會(Protestation,即基督新教)的基礎。

抗議者─反對違反聖經

1529年3月中旬,神聖羅馬帝國在施派爾(Speyer)召開「帝國會議」。大會的議題直接明瞭,「如何對付正在逼近西歐的鄂圖曼土耳其大軍」。關於對策,與會者們很快就達成共識,那就是西歐各國必須停止因信仰不同而產生的內訌。因此,大會決定撤銷1526年國家帝國會議所通過的信仰容忍法案——該法案應許每位君主可以選擇他所管轄地區的信仰。這一舉動其實是要迫使所有已經加入更正教陣營(即基督新教)的城邦回歸到天主教的陣營之下,以便同仇敵愾;更正教區的各君主當然不滿這個決議。於是,他們訴諸於1526年的帝國會議的決定,要求各地的君主仍擁有決定本地信仰的權利。

此外,他們也強烈地反對任何強迫他們接受違反聖經教導的行徑。此次抗議使得這一群人和他們的繼承者得到了一個名字:抗議者(Protestant),這也就是「抗議宗」此名號的來源,即基督新教的代名詞。

焉知違反聖經?

這裡需要問的問題是,這一群抗議者既不是修士,也非神職人員,他們到底是怎麼知道當時西方唯一的基督教會團體——羅馬天主教——的教導是不符合聖經的教導呢?這樣的反應是一個世紀前的威克里夫和胡司年代所沒有的。那這是否與路德在1521年的沃爾姆斯帝國會議(Diet of Worms)的宣告有關嗎?

當年,路德宣稱,除非有人可以證明他的思想是違背聖經的,不然他絕不反悔。「這是我的立場。」他擲地有聲地陳明自己的觀點。然而,路德又是怎麼知道他自己服事的羅馬教廷沒有忠實地遵行上帝的話語呢?或許有人會說,路德是位修士,在大學裡面學習過聖經。但是,其他修士也學習過啊!路德如何確知中世紀的羅馬天主教偏離了聖經的教導呢?答案當然必須是路德本人不但通讀過,而且認真研習過整本聖經!這個在現代看起來很平常的事情,在中世紀卻並非那麼容易。

信徒普遍不熟悉聖經

自從教會史上最偉大的聖經學者,譯經家耶柔米(Jerome, 340-420年)把整本聖經翻譯成當時的共通語言拉丁文之後,那個譯本便在西方的大公教會裡甚為流行,就是著名的「武加大譯本(Vulgate)」。在之後的漫長歲月中,西方拉丁教會中懂希伯來文原文聖經和希臘文的神職人員幾乎絕跡。在整個中世紀,因為教育的不普及,連具備閱讀能力的人也是鳳毛麟角。

此外,當年教會的聖經書卷的多寡有賴於修士們的抄寫;因此絕大部分的信徒,甚至神職人員能夠接觸到整本聖經的機會也都極少。如果信徒要想知道上帝的話語必須依賴那些能夠讀到,並且能讀懂拉丁聖經的神職人員。這樣就造成了信徒普遍不熟悉聖經的現象。那麼,是什麼改變了這個狀況呢?為什麼在路德的時代,君主們可以底氣十足地質疑羅馬教廷違背聖經的教導?

三件事開啟改教條件

從威克里夫、胡司到路德那短短的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曾經只被少數人掌握的聖經突然間普及開來有很多的原因,在此僅提出其中影響深遠的有三件事:文藝復興,拜占庭王國的衰落,以及古騰堡(1398-1468)使用活字印刷的技術。叫萬事互相效力的主使用這三件看似不相關的事,開啟了接下來的改教運動。

改教條件:文藝復興

按照時間順序,最早發生的是文藝復興。它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回到本源(Ad fontes)」,文藝復興是古典主義精神,追求回到古代的文化本源。從藝術到建築,從哲學到信仰都在文藝復興這段時間尋根溯源,希望能夠重現希臘羅馬時代(Greco-Roman Era)的光輝歲月。在這樣的氣氛下,很多有識之士認真學習研究古典文獻,並取得斐然的成果。

在眾多學者當中,我們不能不提到洛倫佐・瓦拉(Lorenzo Valla, 1407-1457年)。曾幾何時,大公教會宣稱自己從君士坦丁大帝(272-337年)那裡繼承了羅馬的管轄權。起因是中世紀早期有一份《君士坦丁獻土》文件,其內容是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將羅馬一帶的土地贈送給教宗。根據這份文件,讓教皇對世俗皇權在權力鬥爭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12世紀時教宗依此文件加強其在義大利的政權。然而,瓦拉仔細研考那份文獻之後斷定它不過是一份贗品。

天主教神職人員洛倫佐·瓦拉查證《君士坦丁獻土》文件使用的修辭及文字證實其為偽造的。 (圖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801202)

改教條件:拜占庭衰落

自從拉丁文聖經成為最通行的聖經譯本後,拉丁教會中懂希伯來文原文聖經和希臘文的神職人員幾乎絕跡。但恰巧在那個追憶希羅文化的榮耀年代裡,一大批以希臘語為母語的人湧入了拉丁世界。原因是在1453年的5月底,拜占庭王國被鄂圖曼帝國攻陷,正是那場災難把在拉丁教會已經失傳的希臘語的聖經帶回到文藝復興的學者們那裡。那些學者中集大成者莫過於有「文藝復興王子」之稱的伊拉斯謨(Erasmus,1466-1536),在他眾多的著作中,對改教運動產生最直接影響的莫過於他在1516年出版的希臘文新約聖經。

伊拉斯謨的希臘文新約聖經,被馬丁路德譯為德文,成為宗教改革時的第一本聖經。(圖片來源:zh.wikipedia.org/wiki/德西德裡烏斯·伊拉斯謨)

改教條件:印刷發明

若比較威克里夫一個多世紀前的譯本,伊拉斯姆的希臘文新約聖經翻譯流傳更廣。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伊拉斯謨出生前十年,德國美因茨的古騰堡已經完全革新了歐洲的出版技術。1456年印刷出版的古騰堡聖經更是一個里程碑,它標誌著西方世界開始進入到活字印刷時代。這項技術在接下來的半個世紀裡變得更加成熟,使用也更為普及。

古騰堡的活字印刷帶來革命性發展,對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有極深遠的影響。(圖片來源:http://huntingtonblogs.org/2013/11/all-the-worlds-a-page/)

所以,1516年伊拉斯謨翻譯的希臘文新約在瑞士的巴塞爾(Basel)出版後不久,路德就可以在德國的威騰堡(Wittenberg)研讀了。隔年,1517年開啟改教運動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1147)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