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TV新聞中心桃園採訪報導
中華福音神學院在今年5月的董事會提案通過,開始啟動神學博士科(PhD program)的招生作業,於6月24日畢業典禮中正式對外宣布。華神戴繼宗院長及主責的周學信主任受訪分享推動神學博士科的異象與負擔,盼望裝備未來神學教育的師資,成為普世華人教會的祝福。
周學信主任:受裝備去面對挑戰
圖:周學信老師
華神基督教神學與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周學信老師分享,華神創校以來的呼召是為教會裝備一流的傳道人,在神的引導下,新的階段不只裝備傳道人,也要為將來神學教育的老師、研究員做裝備,於今年正式開始神博的招生。
他指出,現今社會不斷在改變,面對各樣不同的問題,華神的畢業生包括道碩畢業生及將來神博的畢業生,都可以在受裝備後去面對不同的挑戰,也敏感到這些變化。所以神博課程本身也會跟著這些變化做更新,知道世界在變,在變化當中形成課程。
教會面對一個變化的世代,需要面對各樣的議題,這些議題本身是需要去研究。教會要發展、神學院要發展,都需要好的師資、好的研究員在這當中。
過往神博都是在國外讀,周老師提及,費用是很大的問題,學生的家庭也要轉到國外的環境,都是需要克服的挑戰;在台灣讀神博的好處是課程、指導都是本地的老師,論文本身也可用中文撰寫。但因為做研究、教學,需要語言的工具、研究書籍也多是外語書,當然也期待神博學生本身英文的程度在水準之上。
周老師表示,華神在規劃神博上花了很多時間,是很謹慎,一步步走,盼望神博有學術的品質,可以跟國際的神學院的學術品質相互動。華神過去也跟其他大學及研究單位合作,在這方面也有些想法,包括華神老師的強項與合作對象的強項可以彼此互補,讓所栽培出來的師資、研究員是很有品質的,可以說是一流的。
推動神博課程,在研究環境、研究文化、軟硬體等研究資源,包括圖書的資源等,都要到位。華神希望栽培可以做研究、做教學,對教會與社會的長期發展可以做更深刻的研究,對台灣教會及華人教會都是很大的祝福。
戴繼宗院長:信仰把關忠於聖經
圖:戴繼宗院長
華神戴繼宗院長本身是宣教師,所以先從一個宣教師的角度來看,覺得在宣教的領域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自省」,就是我們能夠從自己的歷史文化,包括信仰在內,我們能夠做一些比較深入的反思,這個反思也絕對是包括神學教育的。
華神開始神博的課程,戴院長很希望看到的就是,在普世的華人教會能夠一方面對基督信仰,從信仰神學的角度做更深的一些的反思,同時也可以從這些反思裡面,把華人教會對信仰反思的貢獻,能夠帶到普世教會的領域來分享。
過去很多神學的反思,比較是從西方的角度來做解讀,不是說這樣錯,但也不可否認,它一定會從西方的歷史背景、思維等去看信仰;戴院長覺得今天華人的教會,也就是非西方的世界,我們也能夠在一些神學的議題上面有一些的貢獻與回饋。這是他從一個宣教師的角度來看。
戴院長進一步來談,神博想培育更多神學教育的師資,無論是舊約、新約、系統神學,甚至是實踐的層面,能夠訓練未來的神學院老師。
他提醒,不可否認,西方的神學院面對到的是在信仰上面的一些妥協,華人教會把師資培育送到這些學校接受裝備,多多少少就會面對到在信仰上面如何做一個把關,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責任。在華神,戴院長希望能從信仰把關的角度,訓練出忠於聖經,也能對聖經有更深入的探討,培育這樣的師資來服事整個普世的華人教會以及普世的華人神學教育。
神學博士科可說是神學教育的最高學歷,如何避免屬世在追求表面學歷的問題呢?戴院長認為,外面世界這樣的動機心態,提醒我們在神學裝備上包括新約、舊約、系統神學、教會歷史…等有更深入的探討時,當然也希望可以跟實踐連結在一起,所以追求的不是一個純學術性的概念,而是能夠透過比較深入的研究,幫助我們在實踐上面,特別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裡,有很多的議題,我們還是要回歸到聖經裡面,神的話是怎麼樣說?教會歷史是怎麼樣來教導我們的?所以學術研究與實踐這兩個一定要連結在一起。
相關報導:
華神畢業生進宣教工場 神學博士班正式招生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