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TV新聞中心台北採訪報導

 

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簡稱天使心家族)今年二十周年了!

 

「父母先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手足被看見,家庭更完整」、「心再怎麼堅強,也不要獨自飛翔」是天使心家族核心信念,它是全台第一個專業關懷愛奇兒(身心障礙者)家長與手足的社福團體,8月19~20日和台灣師範大學特教中心,合辦天使心家族20周年國際論壇,整理愛奇兒家長、手足及336愛奇兒日的服務經驗,邀請學者專家探討身心障礙家庭生命週期的需求,做為未來提供愛奇兒家庭更全方位服務的基礎。

 

圖一:天使心家族20周年國際論壇

 

美國伊利諾大學特殊教育系Meghan Burke教授在國際論壇強調,要給愛奇兒家長正確知識,建立家長同儕關係,過去13年,Meghan 教授也是VAP模式(志願服務倡導計劃)的推動者,這項計劃用30小時培訓愛奇兒家長,成為其他愛奇兒家長的幫助者。

 

本身是天使心家族終身志工的臺師大特教中心主任胡心慈教授,在國際論壇跟Meghan Burke教授對談,胡心慈教授介紹天使心家族,二十年來,從家長講座、關懷,開辦家長喘息營,然後336愛奇兒日,倡議友善社區,獲得社會不錯的回饋及支持。跟美國VAP模式一樣,天使心家族不僅有家長課程,還推出「給力講堂」,透過三百支影片,每支10分鐘,總共50個小時課程,培訓領航家長,落實家長幫助家長的理念。

 

圖二:賴念華博士陪伴愛奇兒手足講心裡的話

 

圖三:賴念華博士跟愛奇兒家長對談

 

至於家庭主要照顧者與手足在不同生命週期的需求,諮商心理專家賴念華博士指出,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20年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有119.8萬人,佔總人口5.08%,相較於2010年統計,增加11.3%。根據她對愛奇兒家庭的研究發現,台灣愛奇兒父母常親自照顧成年的愛奇兒,萬不得已才找安養機構,另外家庭出現愛奇兒在華人社會文化,父母承受莫名的社會壓力。愛奇兒家庭常是母親照顧孩子,父親挑起生計大樑。

 

愛奇兒母親在不同時期的困境和需求,賴念華博士舉例在愛奇兒離開教育體系後,母親就得面對愛奇兒獨立生活和安置的困難,需要重新找回自我,調整和愛奇兒、丈夫的關係,找尋優質的安置機構;愛奇兒的手足也需要克服不同時期的難關,譬如成年期的手足,得面臨生涯發展跟家庭需要的兩難,且得強忍社會的冷嘲熱諷,進而尋求改善跟父母的關係,以及公部門的資源協助。

 

336愛奇兒日帶給社會對愛奇兒家庭接納的友好氛圍,天使心家族創辦人蕭雅雯介紹說,336愛奇兒日從2010年開始,在全台五地辦過十九個場次,有93777人參與,其中愛奇兒家庭14774人、社會大眾79003人,顯示社會大眾普遍支持及認同愛奇兒家庭。

 

另外,過去二十年,擁有400多位成員天使心家族志工團,志工團榮譽團長翁文昌指出,參與天使心志工服務,對個人人生也是一種更新的歷程,從一開始的接受志工培訓,久了就形成朋友、家人關係,更多服務就變成志工團幹部,擔負起活動籌辦的責任,生命也跟著被擴張、成長。

 

圖四:天使心家族創辦人蕭雅雯

 

圖五:天使心家族創辦人林照程,說明未來的願景

 

為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天使心家族基金會創辦人林照程指出,當愛奇兒滿十八歲,離開學校,若沒有安置機構,會帶給愛奇兒家庭更多的困擾,因此倡議「家長幫助家長」、「友好里」的機制,每個家庭的景況都不同,但只有愛奇兒家長能同理家長的需要,所以需要培訓領航家長,用團體力量支持家長。另外,天使心家族已在台北市木柵建置愛奇兒發展中心,盼望建立對愛奇兒友好的「友好里」社區模型,再把此一模式推展到全台各地。

 

 

(102)

天使心家族20周年國際論壇 啟動愛奇兒家庭的全方位照顧

0 則留言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