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督新文化建造祭壇─霧台長老教會
好消息國度新聞 2017/10/16 儲備記者 陳酈亭 台北綜合報導
霧台長老教會地處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高地,翠山環抱,輕霧壟罩,會友多為魯凱族原住民,而霧台部落原地名「Tarugutugane」,意思是「石頭很多的地方」,因此會堂結合原住民傳統建材與圖騰,冀望「在堆疊的石頭上,建立上帝的祭壇」。然而不僅透過建築昭示原民文化與基督文化相融的意志,面對部落人口老化的問題,霧台教會不以為憂,反而與公部門合作,營造充滿盼望與學習力的「老人天堂」。
霧台教會外觀充滿濃厚的原住民氣息(圖1/霧台長老教會提供)
基督霧台,霧台基督
霧台部落原住民以貴族文化的魯凱族為主(圖2/霧台教會提供)
民國三十九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禁止外國教派宣教,加上原民部落泛神信仰、許多歲時祭儀的傳統根深柢固、使得福音不易在深山部落間傳播。霧台長老教會主任牧師達努巴克‧拉哥拉格牧師分享,確實就表面來看,魯凱族的貴族階級等文化與基督信仰相牴觸,但看似難解的問題在實際遇見時卻迎刃而解。部落裡第一個傳道人不只本身是原住民,更是部落裡的大頭目,而第一間教會也是另一位頭目開放自家聚會,在信仰的歷程中,更發現魯凱文化與基督文化能高度熨貼,使得福音就這麼快速漫開。時至今日,部落的魯凱族弟兄姐妹們都已歸主,整個鄰里沒有任何一間廟宇,原有文化經基督教洗禮後,成為鎔鑄傳統與現代的新文化,包裹基督為核心,宣告「基督霧台,霧台基督」。
霧台教會以原住民語和國語雙語聚會(圖3/霧台教會提供)
因此,教會自我期許,希望成為部落的領頭,在落實信仰與保存文化的前提下,使社區整體機能都能有良好的新陳代謝。例如傳統豐年祭改為「收穫節」,使牧師取代祭司及巫醫,帶領眾人禱告禮拜,為生命的豐收向上帝獻上感謝;在每個月最後一個禮拜天舉辦「原味主日」,鼓勵會友們以原住民傳統服飾盛裝出席,用母語敬拜上帝、領聖餐,也會與其他部落教會交流,以信仰建造原住民族的合一。
教會看重上帝所賜的族群特色,以本相敬拜讚美神。(圖4/霧台教會提供)
霧台教會以實際訓練培植青年更加健壯(圖5/霧台教會提供)
然而除了橫向交流,縱向的世代傳承也是霧台教會十分看重的。達努巴克牧師分享,教會努力於青年、青少年的培育侍奉,栽植良好的族群認同,部落青年流失是ㄧ定的,更要以關懷隨同青年們到都市,所以霧台教會在台南、屏東皆設立分堂,使他們在異地依然存有原鄉的溫暖,獲得健強的愛與歸屬。因此,教會青年的凝聚力很強,即便從原鄉到都市都不曾改變,幾年前莫拉克颱風肆虐,部落交通要道受到阻斷,這些青年們,卻願意每週從谷川步行四小時至霧台聚會。
文化傳承是教會事工的核心之一(圖6/霧台教會提供)
教會培養青年們以愛團結(圖7/霧台教會提供)
尊榮白髮,推動「皇家事業」
實踐上帝的教禱,提供社區老人健全的照護(圖8/霧台教會提供)
「皇家事業」是霧台長老教會老人事工的總稱,之所以稱作「皇家」,是希望把部落的長輩們視為皇帝般盡心竭力的服事,實踐聖經教導要孝敬父母、尊榮長輩的教導,關心部落老人生活的各個面向、引導長輩傳承文化,也讓信仰直接連結生活。
「皇家事業」的老人長照事工使部落的老人們互相服事、共學。(圖9/霧台教會提供)
松年大學是皇家事業的主軸之一,為提升部落學習力,每年自行編纂文化教材,使老人家互相教導學習。每週五天的課程,讓長輩們一起跳健康操活絡筋骨;也開設延緩失智、失能課程的頭腦保健教室;而數位學習課程則讓老人家們跟緊時代,在遠離市中心的部落依然能清楚社會脈動。這樣完善的規畫,吸引全村長輩們都前來參加。然而除了松年大學的課程,皇家事業也與社政單位合作規劃,並常設醫療單位提供照護及諮詢,對部落的弱勢、行動不便的老人家,每天派出至少兩名同工探訪,並供應一餐熱食,注意他們的生活環境是否友善,使得教會成為部落的社區中心,如家一般,許多老人家每天都會到教會一趟,一起快樂生活、輕鬆學習,身、心、靈都有飽足而建全的照料。
松年大學開辦了學士、碩士的課程。(圖10/霧台教會提供)
霧台教會將根深柢固的原住民文化轉變為信仰的基石,奠定了部落堅固的「基督新文化」,而每一位會友、每一份事工都是建造教會的活石,互相疊加,建造出上帝榮耀的祭壇,並見證與上帝同工的果實,一起撒種、收割,迎接上帝同在的每個豐年。
(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