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山東費城燃起復興之火 耶穌家庭與三條魚成為傳奇

好消息國度新聞 2017/9/18  馬玉玲台北報導

1908年古約翰宣教士啟動了東北復興,十一年後的1919年發生了「五四運動」,民族覺醒但來華宣教士卻多受逼迫,就如同聖經紀載的初代教會,門徒受逼迫不能攔阻上帝的大能作為,在巨大的反基督教風暴後,1925年上海引發區域復興,到了1934年山東費縣又一波復興浪潮,這些都是山東大復興高潮的前兆……

十九世紀是海外宣教士獻身來華的大時代,山東大復興就是宣教士啟動的。(圖1/翻拍自網站)

十九世紀末,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讓中國人咬牙切齒的時代;而當時也是海外宣教士獻身來華的大時代,來自英倫、北歐等地的青年為福音飄泊異鄉、備嘗艱辛,寫下了中國內地宣教可歌可泣的歷史。

宣教士一家一家地來到中國,一家一家地埋在中國,有老死的、有被趕逐的、甚至有被殺被滅門的、宣教士在中國的歷史是一篇篇的血淚史。

東北復興後的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文化運動,也是反基督教的運動,正是山東大復興的事件場景。(圖2/來自https://johnklon.blogspot.tw/)

 

1908東北復興後六年(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陸發生。

1919年1月戰爭結束在巴黎召開巴黎和會,北京政府和廣州軍政府的聯合代表團,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的各項特權。但巴黎和會所簽署的「凡爾賽和約」竟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全數讓給日本。

1919年5月4日,消息傳回中國,於是興起一股反帝國主義的愛國熱潮,十三所大學及學院3000多名學生,衝到天安門廣場前集會演講,並舉行示威。他們的口號是「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和約簽字、要求懲辦親日派」。「二十一條」是指日本帝國主義與袁世凱訂立的不平等條約。這次示威有30多名學生被捕,因而激發北京學生愛國浪潮,發動罷課、造成通國抗議,甚至延伸到海外華僑。這麼一來,中國代表就不敢違背公意,也就毅然決然地拒絕簽署和約,因此日本的野心遂不得逞,這就是「五四運動」迄今對中國近代的政治、社會、文化、思想等影響均甚鉅。

五四事件,帶動了一波新文化運動,因反帝國而彌漫著一股批判、不相信宗教、反對基督教的風氣。1922年,更出現「非基督教同盟運動」全力反對基督教。

1922至1927年,社會思潮全面撻伐,教會被佔、宣教士被辱被殺,宣教事工或停滯或縮減,宣教士由8300人減到3150人。其中在1925年,上海的日本紗廠工人受虐致死案,引發勞資雙方衝突,另一名工人又遭槍斃。一波流血衝突引發上海各大學3000多學生罷課遊行,當他們行經英租界時,巡捕又開槍射殺學生,造成死傷數十人。此事件造成全國仇外情緒高漲,抵制外國貨、造成全國性示威運動,結果基督教會被燒被霸佔、傳道人被毆、信徒、宣教士被殺。這一連串的殘暴事件,引發英、美軍艦砲轟中國。宣教士被迫撤退,少了宣教士,教會事工受阻。

義和團之亂時殉道的宣教士名錄(圖3 /翻拍自網站)

G.B.Farthing 夫妻及孩子一家,1900年7月9日在太原被殺。(圖4 /翻拍自網站)

 

教會正處在艱難、沮喪、失望、死寂的光景,黎明前,夜總是最深沉。

縱然在教會最黑暗的時候,宣教士們仍未因此放棄,1924年,美南長老會宣教士吳德斯夫婦在新年期間,邀請當時還沒離開中國的宣教士到家裡禱告,這樣的禱告聚會後來成為一個持續為普世復興的禱告運動。吳德斯宣教士夫婦(Mr. And Mrs. Henry Woods)帶動了1925年在中國上海的復興。19267月,上海聯合教會舉行聚會,不久因教堂太小容不下會眾,復興從七月延續到九月,隨後計有50人被差派出去傳福音。

大復興的前夕:1934山東費縣復興

 大復興前夕是一連串的禁食禱告、宣教士、信徒一起禱告。(圖5/ 翻拍自網站)

楊牧師的禱告

楊毅成牧師(同音字)是山東費縣一所教會的主任牧師,有一天到各鄉的分堂領聖餐,他將聖經綁在腳踏車後面,到了目的地,卻發現那本聖經不見了,便回頭去找,但怎麼找也找不著。那本聖經裡有許多講章材料,丟了它楊牧師甚是懊惱。

當時正值黃河大決堤,水淹了山東西北部,災情慘重,留下了不少孤兒。「南京使徒信心會」的馬兆瑞牧師開辦了一間孤兒院,因著哪次水災就前來山東收養孤兒,並借住楊牧師家,楊牧師在交談中問馬牧師:「一個傳道人,怎樣才有資訊和能力?」馬牧師回答得乾脆:「認罪、禱告。」爾後,楊牧師就進入書房,禁食禱告,他不要人打擾也不吃飯,就一連禁食禱告了三天,在禱告中楊牧師被聖靈充滿,隨後教會經歷了復興。他所主領的聚會在初時應該算是特別的。

他每逢聚會,先是唱詩、禱告,然後便是會友一個個到台前認罪,然後他再講道,會後並有長夜禱告,而「認罪」正是爾後山東大復興的徵兆。這些信徒生命開始有了大的翻轉,而領受復興後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出去傳福音,因此教會的人數倍增又倍增。

1934年,山東長老會開魯東大會,大家都感到教會荒涼,沒有長進,也不知所措,會中聽說山東費縣有大復興,教會坐滿了人,四村四圍的教會也都經歷復興,人數增多。與會者便想知道這教會是如何會有復興的,於是派了三位牧師,盛榮輝牧師、楊毓麟牧師、于建恩牧師,及一位自願前去的傳道人,一共四人前往探訪。

他們參加了費城教會的聚會,照例講道前有一段認罪的時間,當時他們也跟著一齊到台前,開口認罪:「我們沒有能力,是因為我們的罪未對付清楚,聖靈不能充滿我們…」感謝神,他們禱告之後都一同被聖靈充滿,真實地經歷了復興。於是回到大會中報告,自此在各處教會舉辦奮興會,隨後昌樂教會及魯東的長老會也經歷了復興。

耶穌家庭與三條魚

美國工人神學院創辦人于力工牧師十一歲時經歷費城復興(圖6翻拍自http://www.sohu.com/)

美國工人神學院創辦人于力工牧師,十一歲那年就是在山東昌樂縣長老教會的聚會中蒙恩的。

當他十八歲的時候,跟父親和大哥(于中一牧師),參加了一些農村教會的聚會,禱告的風氣充滿了這些聚會,弟兄姐妹願意認罪悔改,並懇切禱告,因為講道的人少,所以大多數的聚會都以禱告為主,教會成了禱告的教會,這反而成就了教會的復興。

于力工牧師曾經在他的文章《夜盡天明》中記錄了他與父親、哥哥共同經歷的大復興,有這麼一則故事:

「有一天,他和父親、哥哥到太陽平西還在行路,天漸漸暗下來他們就問旁邊的人:『這裏有沒有福音堂,專門講耶穌的地方?』農夫指著山上方向,他們看見山頂上有間屋子有燈光,於是他們就上了山,快到的時候看到一位老伯在田間,就問他說:『大伯,這裏是教會嗎?』哪位老伯問明他們來歷,知道他們是傳道人後,竟然對他們說:『哈利路亞,我們一起禱告、讚美、感謝』。他把他們帶進屋,發現屋裏坐滿了人,有的談話、有的唱詩。老伯說:『快來吃飯,吃完飯,我們就聚會。』那頓飯是地瓜加一碗水,既無油,也無鹽。于牧師一行走了一整天,又餓又疲倦,顧不了那麼多就吃個飽。

等大夥吃過「飯」後,老伯就上台跟大家說,本來他們「耶穌家庭」請了一位講員,但他不能來,後來又請了另一位講員,現在卻病倒了!他說昨天他向主求給他們一位講員,主在夢中告訴他會有三條「魚」要來,現在這三條「魚」來了,他向大家介紹:『老先生姓于,這是他的兩個兒子,當然也姓于,這不是三條「魚」嗎?』

當時聚會約有兩百人,大家一齊歡呼,于牧師與大哥輪流帶他們唱詩歌,于中一牧師吹喇叭,于力工牧師領唱,于老牧師講道。他們之後一連七天,每天都吃山芋,無鹽無油,然後一起敬拜。

這個「耶穌家庭」的那位老伯原來是作土匪的,手下有500多人。他目不識丁連自己的名字也不會寫,政府對他無可奈何,就安撫他可以作營長。後來他信主了,馬莊有個耶穌家庭,他回來自己就起了這一間屋子,也叫「耶穌家庭」。每年冬天開始聚會,一開就是幾個禮拜。他自己不識字,不能讀聖經,就只有禱告,求主把章節告訴他,然後請別人讀,他再講道;而他也醫病趕鬼。

這些來自農村的弟兄姐妹們,多是不識字的窮苦農人,但在為人及信仰上卻是很單純,對基督也充滿了火熱的愛。

他們通常是有甚麽吃甚麽,人送來的是地瓜就吃地瓜。每逢謝飯,大家一齊開口禱告謝恩,一謝恩說不定就半個小時。有時無食物擺上,只有一碗熱水,他們也一樣謝恩,一謝也是半小時,水冷了再去煮一煮,煮熱了再喝,一切憑信心,單單仰望主。

冬天,每個人身上穿的棉襖是衣服也是棉被。聚會的人一多,房子裏就睡滿了人,甚至有人在冰天雪地下,竟然睡在外面的草叢裡。但第二天早上醒來,草堆的弟兄姐妹身上卻多蓋了好幾床被。原來夜間許多人起床上廁所,就拿自己棉被給他們蓋上;一床怕不夠結果就多了好幾床被,這裡真有基督大家庭的愛。他們雖然不怎麼明白聖經,但卻以行動實踐了基督真理。」

這段經歷讓于牧師受益許多,他在文章中分享,多年來他自己在帶領聚會時,常盼望有以上的場景出現,他說這群人,又窮又沒有受過教育,認識真理不多,但愛主的心及行動會讓人感到慚愧。(山東大復興的最高潮,下期待續)

 

 

(1759)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